研究院陈功团队在《中国科学》发表综述阐述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及其治疗前景

发布时间:2021-06-10 发布单位: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202167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陈功教授领导的大脑修复中心研究团队应邀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及其治疗前景”的综述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兴起的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运用,展望了未来的方向和面临的挑战,对中枢神经损伤和退行性疾病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里的神经细胞不能分裂再生,损伤后难以修复,容易导致相应的感觉、运动或认知功能障碍。如何再生新神经元来恢复失去的神经功能一直是再生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过去的几十年里,干细胞移植和神经保护长期占据着神经再生研究的主流方向,但至今尚未有三期临床试验成功的疗法。近年来,陈功教授和其他科学家们开创了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的胶质细胞进行原位神经转分化的新技术,获得了具有生理功能并且长期存活的新生神经元,为重大脑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综合症以及脊髓损伤等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由于胶质细胞可以分裂再生,当一部分胶质细胞被转化为神经元之后,另外一部分胶质细胞可以分裂再生新的胶质细胞,因此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源性细胞库。而大脑和脊髓里有广泛的胶质细胞存在,所以利用内源性胶质细胞进行神经再生这项全新的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对于治疗各种神经损伤和退行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包括陈功团队在内的许多实验室分别在大小鼠和非人灵长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上的一系列原位神经再生研究。重点介绍了原位神经再生技术在重大脑疾病包括脑卒中,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亨廷顿舞蹈症,脑挫伤,脑肿瘤,视网膜疾病和脊髓损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工作的不足之处。针对再生医学领域内外对该项新技术的疑问,该综述根据陈功团队过去10年里在上千只大小鼠和20多只灵长类动物的实践经验和已经发表的系列文章,总结了8 点建议作为辨别真正的胶质细胞原位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检验标准。该综述也如实地探讨了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为该新领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暨南大学王青松副研究员、李雯副研究员和雷文亮研究员为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吴政研究员和陈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此外暨南大学的陈蔚祎博士、郑嘉骏博士、项宗勤博士、刘敏慧、何情、徐亮、李智飞博士和王陶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该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U1801681, 31970906, 3170129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批准号: 2018B03033200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20A1515011079, 2020A1515010854)的资助。

 

论文链接:中枢神经原位再生技术及其治疗前景 (scieng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