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 04
我院张力、苏国辉团队发现运动改善学习记忆的关键机制
2019年7月3日,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张力副教授、苏国辉院士联合课题组于Science子刊ScienceAdvances(IF=12.8)在线发表题为“Exercisetrainingimprovesmotorskilllearningviaselectiveactivationofm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小鼠皮层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跑步机训练后的激活,并介导下游神经网络可塑性的改善,从而增强小鼠对复杂运动技能的习得。这一结果丰富了体育锻炼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并为临床应用运动干预认知障碍提供了依据。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但学术界目前对其机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在前期已经揭示了慢性运动缓解压力应激导致的皮层树突棘丢失和工作记忆障碍的基础上,课题组发现运动后皮层内mTOR通路激活。进一步运用双光子在体成像手段,发现跑步机训练可以持续增加小鼠运动皮层内V层锥体神经元的顶树突棘发生;而体外电生理记录和在体双光子钙成像均发现在运动后,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显著增强,并伴随轴突髓鞘化改善。药理学抑制手段证实了上述效应和mTOR激活有关,且体育锻炼通过
-
2019.02 25
李昂课题组发现延缓受损神经退化新机制
神经轴突退化是急性神经损伤和多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特别是神经损伤中,远离神经元胞体的神经纤维会逐渐发生肿胀,继而发生串珠样、碎片样改变,并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清理,这一过程被称为沃勒变性。神经轴突的沃勒变性是一个主动的、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受到高度调控的“自我毁灭”过程。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对于沃勒变性分子机制的认识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关于调控NAD+代谢相关的通路。然而,神经损伤引发的是一系列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细胞和分子反应,哪些未知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机制介导了神经损伤中“死亡”信号的转导并最终导致神经轴突沃勒变性的发生是神经损伤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Advances》(IF:11.511)杂志发表了由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李昂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RapiddepletionofESCRTproteinVps4underliesinjury-inducedautophagicimpedimentandWalleriandegeneration”。随后
-
2019.02 21
任超然、苏国辉合作在Neuron发表光疗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2019年2月20日,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Neuron,IF:14.31)在线发表了我院任超然课题组和苏国辉课题组题为AVisualCircuitRelatedtoHabenulaUnderliestheAntidepressiveEffectsofLightTherapy的研究论文,深入阐释了光疗抗抑郁作用产生的神经环路新机制。抑郁症是以持久自发性情绪低落、快感缺乏等抑郁症状为特点的精神系统疾病。抑郁症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及心理咨询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上述治疗手段存在起效慢、个体差异性大、副作用高等缺点。研究提示光疗可缓解多种类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光疗抗抑郁作用产生的神经机制还不明确,光疗的最佳应用模式也存在争议。从了解光调控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入手,将会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研发该病新型诊疗方法的一种重要策略。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小鼠脑内存有一条从视网膜至外侧缰核(LHb)的跨双突触光信息传导通路。其中视网膜内部分自身感光神经节细胞(mRGCs)可直接投射至丘脑腹侧外膝体和膝状体间小叶(vLGN/IGL),后者进而可直接投射至LHb。作者通过综合应用神
-
2018.08 01
我院成功主办2018年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亚太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该学术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届,是国际神经再生领域的重要盛会。
-
2017.04 01
任超然、苏国辉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一条新的视觉诱发防御反应调控环路,加深了我们对外界光信息调控情绪相关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的理解,并可为临床上自闭症、恐怖症等防御反应障碍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