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 28
李晓江团队在Protein Cell发表疾病大动物模型研究综述
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症、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为何出现特定脑区的典型神经细胞死亡是神经科学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小动物模型如最常用的小鼠模型因与人类大脑结构差异巨大,绝大多数无法模拟神经退行性病人典型神经细胞死亡的病理特征,且在小鼠脑疾病中发挥作用的药物在临床实验中多以失败而告终。2022年3月25日,来自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的李晓江教授团队在Protein Cell(IF 14.870)杂志上发表题为New pathogenic insights from large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综述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3238-022-00912-8),本综述总结及回顾了利用与人类更为接近的猪、猴等大动物建立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优势及局限性。阿尔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D),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
-
2022.03 09
任超然组在Neuron发表亮光干预镇痛作用神经机制研究成果
2022年03月09日,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了我校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任超然课题组题为A visual circuit related to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area for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bright light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深入阐释了亮光干预镇痛作用产生的神经环路机制。外界光照条件的变化深刻的影响着机体的诸多生理功能。光除了能够参与形成视觉外,同时在情绪、认知、疼痛等非成像功能(non-image-forming functions)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人群研究发现亮光干预具有改善情绪、提升认知能力及镇痛作用。但光非成像功能的形成及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对该问题的深入解析,不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脑认知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也可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任超然课题组长期从事光的非成像功能研究。他们前期工作发现丘脑腹侧外膝体(vLGN/IGL)所传导的亮光信息可通过对外侧缰核及丘脑连接核功能的调节分别发挥抗抑郁作用及空间记忆提升作用(Neur
-
2022.03 02
我院周立兵和曲宜波团队在Brain发表神经再生新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周立兵和曲宜波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Brain(IF=13.501)发表题为“Inactivating Celsr2promotes motor axon fascicul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mouse and human”研究论文。本研究首次报道神经发育相关基因Celsr2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轴突再生,其作用在小鼠和人神经组织中具有一致性。Celsr2是一种非典型钙粘受体蛋白,长期以来人们重点关注其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如团队早期报道其影响脑室纤毛发育(Nat. Neurosci.,2010)、运动神经元迁移(J. Neurosci,2010)、神经元轴突靶向生长(PNAS,2014)等,而该基因在神经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一直没有予以关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基因敲除和组织培养模型首次发现:抑制Celsr2的作用能够显著促进运动神经元轴突成束化和延伸生长,并能促进成年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轴突再生、联系重建和功能恢复(总结如右下图);而且证实在人脊髓运动神经元轴突再生中存在类似的调控机理,提示Celsr2是神经修复一个潜在的分子靶
-
2021.12 23
李晓江团队在Autophagy上发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的新发现
2021年12月22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李晓江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Autophagy(IF 16.016)杂志发表论文“SQSTM1 mediated clearance of cytoplasmic mutant TARDBP/TDP-43 in the monkey brain”(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1.2013653)。该研究通过对比灵长类猴与小鼠模型中TDP-43对SQSTM1基因的影响,又一次证明了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性。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额颞叶变性(FTLD)和阿尔茨海默(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疾病均因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累积而导致。SQSTM1(Sequestosome 1又称p62)是一种多功能泛素结合蛋白,参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溶酶体系统两种蛋白降解过程,可选择性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因此,其功能受损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TDP-43为神经退行疾病的致病蛋白,正常情况下在神经细胞核中分布,参与基因转录抑制、RNA前体剪接等重要过程。当TDP
-
2021.12 17
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首期学术沙龙在我校顺利举行
12月11日,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首期学术沙龙在暨南大学行政楼1111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中国工程院高天明院士、广州市人大常委预算工委主任沈奎、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刘泉宝二级巡视员、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人员,以及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专家等40余人参加了现场交流,100多位神经科学领域学者线上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暨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吴陆生和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组长苏国辉院士主持。活动现场国家脑计划专家谭力海教授及省科技厅文晓芸副处长分别对中国“脑计划”、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点专项进行了解读。高天明、戎利民、李远清、李晓江分别介绍了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脑科学基础研究、脑疾病与康复研究、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研究、脑重大疾病大动物模型研究四个专题项目的实施情况和亮点成果。沈奎主任和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参会科技人员表示三个充分肯定:一是对广州提前布局实施“脑计划”充分肯定;二是对专项取得的进展充分肯定;三是对以学术沙龙取代日常项目检查的新管理形式充分肯定。广州将持续加大脑科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