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 13
我院获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月17日,国家基金委公布了2017年集中受理期项目的评审结果,研究院获资助6项,总经费276万元,其中包括4个面上项目(立项经费228万元)和2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经费48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均为博士后。2017年,研究院共申报21项各类集中期受理项目,资助率28.6%,面上项目资助率是66.7%,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为28.6%。附:2017年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经费(万元)类别1CELSR3和FZD3依赖的介导细胞在人胚前脑神经网络形成的作用研究周立兵63面上项目2视网膜—腹外侧膝状体/膝状体间小叶—外侧缰核光信息传导通路在调控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任超然57面上项目3脂联素上调BDNF在运动改善压力应激小鼠皮层树突棘发育和记忆缺陷中的机制研究苏国辉54面上项目4自闭症患者SHANK2突变对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发育的影响及其基因编辑修复研究师玲玲54面上项目5不同脑区异质性对胶质细胞原位转分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李雯25青年基金6提高CRISPR/Cas9在猴胚胎中基因打靶精确性的研究涂著池23青年
-
2017.09 13
我院成功举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
2017年9月7-8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在暨南大学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经会议选举,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教授出任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顾晓松教授等12名全国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知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首届专委会包括国际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最优秀最杰出的专家,和一群愿意从事这项研究的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者,主要由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精神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医学等151名委员和87名青年委员组成。专委会成立仪式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郝瑞生主持。参加成立仪式的嘉宾主要有:中国研究型学会王发强会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在成立仪式上,洪岸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刘希华副会长宣读了关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批复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名单,王发强会长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专委会成立之后,还召开了以“脊
-
2017.04 07
教育部“中枢神经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2017年4月6日上午,教育部“中枢神经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召开。我校副校长叶文才、科技处处长欧仕益出席本次会议。叶文才代表学校向各位学术委员介绍了暨南大学在神经科学领域发展的现状,对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也请学术委员会对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委员、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主持。会议听取了联合实验室2016-2017年度建设方案执行与发展汇报。经讨论,学术委员会一致认为:2016年度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执行有力,实验室密切围绕“五个一流目标”建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逐步实现了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内涵和质量;联合实验室在场地面积、培养研究生数目、固定的经费支持等方面需要及时的改进;聚焦于“中枢神经再生”,进一步凝练方向,加大各研究方向的交叉、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积极推进产品转化。教育部“中枢神经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由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2015年组织申报,2015年12月教育部下文批准立项建设,建设期3年;20
-
2017.04 01
任超然、苏国辉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一条新的视觉诱发防御反应调控环路,加深了我们对外界光信息调控情绪相关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的理解,并可为临床上自闭症、恐怖症等防御反应障碍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
2016.08 17
研究院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8月17日发布的公告,在此次2016年度集中批次的评审中,研究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2项。资助项数和金额再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