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 登录管理 | English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2016.01 08

    我院荣获2015年度暨南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

    为充分发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形势下实验室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作用,激励在实验室建设、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暨南大学决定对2015年度实验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经单位推荐、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专家评选,共评出“暨南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5个,“暨南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10名。作为教育部“中枢神经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广东省“脑功能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我院获评为2015年度“暨南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工作。我院将借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新获批教育部联合实验室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力争在2-3年内,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初步建成符合国际管理标准的脑科学实验平台。

  • 2015.12 22

    暨大医学组团首次学术年会召开 我院多位老师做报告

    为促进医学科学研究与应用团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团组的协同创新水平,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我校首次采用国际高校学科群体学术交流模式,于12月18-20日在珠海召开了首届暨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医学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团组教授学术年会。我院全体PI参加本次会议,苏国辉院士、周立兵教授、徐颖副教授、任超然副研究员、师玲玲副教授、于盼盼副教授分别在会上做了各自领域的学术报告。在与会期间,我院研究团队同医学院、生物转化院、华侨医院等团队的研究骨干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深层次研究合作。(图片来源:转化院、暨大新闻网)

  • 2015.09 24

    我院成功主办“2015国际脑功能与健康研讨会暨神经再生高峰论坛”

    9月23日上午,由我校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主办的“2015国际脑功能与健康研讨会暨神经再生高峰论坛”在曾宪梓科学馆二楼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大陆的神经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各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戈登参会。我校校长胡军、副校长刘洁生、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院士等出席会议。胡军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暨南大学概况、“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及我校对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视。随后,胡军向约翰·戈登教授颁发暨南大学聘书,敦聘他为我校名誉教授,并为他佩戴校徽。(胡军为戈登教授颁发聘书)约翰·戈登教授在致谢中感慨中国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巨大变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并作了题为“细胞发育中的核重编程和基因表达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汇集了国际神经科学领域多位一流专家,包括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徐晓明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ichardNowakowski教授,美国天普大学GeorgeSmith教授等国际著名专家以及国内顶尖学者包括中科院广州健康院裴端卿教授、中科院上海神经

  • 2015.08 19

    我院周立兵老师等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公布的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周立兵老师、李昂老师和张力老师分别获得资助,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2项。这也是我院成立以来连续第五年获得国自然基金资助。2015年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情况申请代码项目负责人批准金额(万元)1H0910周立兵57至2019-1231500842胰泌素对小脑浦肯野神经元发育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暨南大学2016-013H0921李昂17.5至2018-12spancolor:#333333;=style=font-size:11pt;

  • 每页 5 记录  总共 6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4/14 跳转到 

Top

校内链接:

暨南大学主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暨南大学图书馆

相关链接: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Japan Brain/MINS US BRAIN Initiative Europe Human Brain Project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邮编:510632) | 电话:85223563 | 邮箱: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院长致辞
    • 研究院简介
    • 港澳台及国际合作
    • 人才荣誉称号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学院公告
    • 讲座信息
  • 师资力量
    • 研究团队
      • 全部团队
      • 视觉系统损伤修复
      • 脊髓损伤与修复
      • 神经生长分子调控
      • 脑损伤机制与干预
      • 脑衰老和脑重大疾病研究
      • 语言发育与重塑
    • 行政技术团队
      • 行政人员
      • 科研助理
    • 讲座教授
    • 客座教授
    • 博士后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代表性论文
      • 论文数据库
    • 科研基金
    • 申请专利
      • 2018
      • 2017
      • 2016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博士后
    • 课程设置
  • 实验平台
    • 仪器设备
      • 电生理平台
      • 显微成像平台
      • 分子生物学平台
      • 行为学平台
    • 实验室安全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 招聘信息
    • 教研系列
    • 博士后
    • 合同工
  • 捐赠
  • 轮播图
  • 校内链接
  • 相关链接
  • 平台建设(旧)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实验室安全(旧)
    • 安全培训
    • 安全讲座
    • 安全规章
  • 学院公告